首页

妆主女王 套路视频

时间:2025-05-30 04:04:50 作者:【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不断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 浏览量:81047

  中新社贺州8月18日电 题:广西千年古镇“解锁”潮流玩法“圈粉”年轻人

  作者 韦佳秀

  饮一杯带有“古镇拉花”的咖啡,着汉服穿梭于古镇街巷,在岭南风格的建筑前欣赏英歌舞表演……近日,记者走进广西贺州市黄姚古镇,感受静谧古朴的千年古镇如何搭载潮流新玩法,吸引“Z世代”前来“解锁”旅游新体验。

  黄姚古镇是国家5A级景区,至今保存有300多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历经千年的带龙桥曾入选中国特种邮票。

  如今的黄姚古镇,集古老传统与潮流风尚于一身,独具一格的岭南风格古建筑与装潢时髦的民宿、咖啡馆等新业态共存,让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黄姚古镇内的带龙桥。(资料图)黎豪图 摄

  “以前村民们都在家门前养鸡、养鸭,古镇街巷脏乱差,现在大变样了。”在古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韦植有说。韦植有传承了岳父的黄精酒酿造技艺,于2005年与妻子在古镇开办酒庄。多年来,黄精酒随着古镇的发展而走俏,甚至有香港客商找到韦植有长期批量购买。如今,韦植有名下酒庄已增至3家。

  随着黄姚古镇人气越来越旺,“在家门口挣钱”成为古镇居民的“生意经”。大部分村民把老式楼房改造成民宿,每逢假期,一房难求。数据显示,2023年,黄姚古镇景区游客接待量约为60万人次,其中约有46%的游客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为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近年来,黄姚古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筹办英歌舞、鱼龙节、柚子灯节等民俗活动。同时结合潮玩元素,开展国风秀、电音节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前来参观体验。

  广西昭平黄姚古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龙介绍,日前古镇举办的电音啤酒节,将客家“高山流水”等民族特色与乐队驻唱、调酒表演等玩法相结合,台上的歌手们纵情高歌,观众在“荧光海”中频频与之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快,为千年黄姚古镇增添活力。

图为“90后”女孩黎秀明为古镇游客制作咖啡。韦佳秀 摄

  不少年轻人看好古镇发展,从一线城市回到家乡创业,“90后”女孩黎秀明就是其中一个。黎秀明的民宿门口停着一辆复古造型的摩托车,外墙上的藤蔓自由生长,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黎秀明还对外提供咖啡饮品及特色简餐,她说:“区别于过去的沉浸式旅游,现在人们停留时间较短,‘小而精致’的餐品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其中,她设计的古镇定制拉花咖啡成为饮品中的“爆款”。

  陈晓龙告诉记者,当地既有开办咖啡馆等新业态商铺的返乡创业青年,也有坚守古镇传承非遗技艺的手艺人,两者合力推动古镇新旧业态的融合。

  黄姚豆豉,因产于黄姚古镇而得名,为古“昭平三宝”之首。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姚豆豉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向前告诉记者,他将曾经的家庭作坊发展成规模化的加工厂,“黄姚豆豉科研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占地约3000平方米,年产量超600吨。”

  他还研发出爆香豆豉、小鱼虾豆豉等多种产品,黄姚豆豉俨然成为古镇游客的伴手礼之一。“九年来,黄姚豆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我们也见证了古镇焕发出新生机。”(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家超:香港正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强化文化“软”“硬”实力

房新文回顾了大量华人在19世纪“淘金热”后来到本迭戈的奋斗史、发展史,及其对维州乃至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发展所做的历史性贡献,表示希望通过观看中国电影能让本迭戈华人后代感受到祖籍国最新的发展脉搏。

乌鲁木齐:戏曲爱好者角逐中老年艺术节决赛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在经济总量持续做大的同时,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水质优Ⅲ比例提升至100%,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每天医点小知识》新书发布 点滴健康知识汇聚幸福人生

贺一诚说,本届特区政府任内,不断深化推动司法改革,完善法律制度,提升法律公信力,聆听每一位市民表达公平公正的诉求和声音。着力推动司法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司法效能,令司法工作持续向前发展。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开“最古老奶酪”之谜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专场演出将云集黄豆豆、孟庆旸等明星舞者

1951年,为了实现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其中,第十一条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十七条协议》还明确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